《老子·道经·一章》“玄之又玄”解

年出版。)

    赵乃增《老子·自然之道》:“永恒的有与永恒的无这两者是同出一源而名称各异,同样称之为玄妙。对玄妙而又玄妙的道境深入探索,就是找到了宇宙万物一切奥妙的门径。”(《历代圣贤箴言观止》丛书之一《老子观止》,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出版。)

    吴兆基《中国古典文化精华·老子庄子》:“空间与物质同时出现而有不同的名称,它们都很奥妙。如果不断地去探索它们,就可以找到通向万物奥妙的大门。”(京华出版社1999年出版。)

    李安纲主编《道教三经·道德经》:“妙和徼两个概念,本源相同而名称相异,但都可称为大道的一种变化。变过来便过去,便是微妙万物之门。”(《三教九流丛书》之一,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出版。)

邓乾德等《诸子百家·现代版》:“这两者都有一个相同的来源,却有着不相同的名称。它们极为深远而奥妙莫测。深远呵,深远,这是一切奥妙的总门户。”(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丛书》之一,邓乾德主编,巴蜀书社1999年出版。)

    怀仁《天道古说――华夏先贤与圣经先哲如是说》:“这两个词,来源相同而讲法不同,都可说幽微难识。玄秘又玄秘,一切奥妙尽出其中。”(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出版。)

 

 


[1] 黑格尔《哲学史讲演录》第一卷,贺麟、王太庆译,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版。

[2] 侯外庐等《中国思想通史》第一卷,下编第八章《老子思想》第七节《评黑格尔论老子》,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 版。

[3] 梁启超《先秦政治思想史·第八章·道家思想(其一)》,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,东方出版社1996年编校再版。

[4]《庄子·天下》语。

[5]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九十四。

[6] 冯友兰《中国哲学简史》第十章《道家第三阶段:庄子》第八节《更高层次的知识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,1996年第二版。

[7]《老子》道德二篇次序,河上公、王弼本《道经》在前,《韩非·解老》、严遵《老子指归》及两种帛书本《德经》在后,但均以“道可道”章为《道经》之首。

[8]关于《老子·道经·一章》的最近的研究,有屠友祥先生《言境释四章》之第一章《老子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释》及附录的103页的《老子道可道非常道集释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;许抗生先生《再解〈老子〉第一章》,载《道家文化研究》第十五辑,三联书店1999年出版。

[9] 中华书局1993年出版。

[10] 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。

[11] 据唐景龙碑本为底本,自序作于1954年,上海龙门书局1958年初版,中华书局1984年重印出版。

[12] 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。

[13] 王弼《老子道德经注》,据楼宇烈《王弼集校释》本。

[14] 扬雄《太玄经·玄攡图》。

[15] 张衡《玄图》。

[16] 葛洪《抱朴子·内篇·畅玄》。

[17] 唐玄宗《御注道德真经》。

[18] 成玄英《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》。

[19] 陈景元《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》。

[20] 刘泾《老子注》。

[21] 苏辙《老子解》。

[22] 刘骥《老子通论》。

[23] 胡与高《道德经编注》引陈孟常曰。

[24]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。

[25] 范应元《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》。

[26] 吴澄《道德真经注》。

[27] 沈一贯《老子通》。

[28] 奚侗《老子集解》,序作于1925年。汪福润点校《老子注三种》合刊本,黄山书社1994年出版。

[29] 高亨《老子正诂》,东北大学1929年初版,中华书局1959年重订第三版。

[30] 蒋锡昌《老子校诂》,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。

[31] 任继愈《老子今译》,古籍出版社1956年出版。

[32] 朱谦之《老子校释》。

[33] 高明《帛书老子校注》。

[34] 基本观点已见张京华《庄子哲学辨析》第二章《庄子哲学:本体论》第十节《玄之又玄》,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,实际完成于1985年。

[35] 牟宗三《中国哲学十九讲》第五讲《道家玄理之性格》,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出版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简体字版;牟宗三《才性与玄理》,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出版。

[36] 严复《老子道德经评点》,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印行,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初版。

[37] 熊十力《十力语要·答马格里尼》。

[38] 邵若愚《道德真经直解》。

[39] 赵实庵《老子解》。

[40] 李霖《道德真经取善集》。

[41] 杜道坚《道德玄经原旨》。

[42] 吴澄《道德真经注》。

[43] 危大有《道德真经集义》引何心山《老子注》。

[44] 危大有《道德真经集义》。

[45] 见小柳司气太《老庄の思想と道教》,东京森北书店昭和十七年(1942年)出版。

[46] 冯友兰《中国哲学史新编》第二册,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。

[47] 任继愈《老子的研究》,见《老子哲学讨论集》,《哲学研究》编辑部编,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。

[48] 张岱年《道家玄旨论》,载《道家文化研究》第四辑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3月出版。

[49] 韩非《韩非子·解老》。

[50] 王弼《老子道德经注》、《老子指略》,据楼宇烈先生《王弼集校释》本。

[51] 陶鸿庆《读诸子札记》卷一《老子·王弼注勘误》。

[52] 据任继愈、许抗生二先生译文,详见文后附录。

[53] 据朱谦之先生《老子校释》本。

[54] 马叙伦《老子校诂》,原名《老子覈诂》,北京景山书社1924年出版,古籍出版社1956年修订再版。

[55] 朱谦之《老子校释》。相同的观点参见王博先生《读〈老〉札记》,引朱谦之说认为母与始的关系正如少女和孕妇间的关系,载《中国哲学史研究》1988年第1 期。

[56] 朱谦之《老子校释》。

[57] 《老子》《十四章》、《二十一章》、《二十五章》。

[58] 刘惟永《道德真经集义》引喻清中《道德经集义》。

[59] 马其昶《老子故》,1920年刊行。汪福润先生点校《老子注三种》合刊本,黄山书社1994年出版。

[60] 章炳麟《小学答问》。

[61] 见马叙伦《老子校诂》。

[62] 见于省吾《老子新证》,载《燕京学报》第二十期“十周年纪念专号”,1936年出版。

[63] 见朱谦之《老子校释》。

[64] 刘惟永《道德真经集义》引徐君约《道德经解事》。

[65] 吕思勉《先秦学术概论》下编第一章《道家》第二节《老子》,世界书局1933年出版,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重印版。

[66] 蒋锡昌《老子校诂》。

[67] 胡适《中国哲学史大纲》第九篇《庄子》,商务印书馆1919年出版,东方出版社1996年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编校再版。

[68] 《老子》《三十二章》、《三十四章》、《五十二章》。据王弼《老子道德经注》本。

[69] 《老子·四十一章》。

[70] 《庄子》《天下》、《秋水》。

[71] 王弼《老子道德经注》。

[72] 胡适《庄子哲学浅释》,载《东方杂志》15卷11-12期,1918年11-12月出版。

[73] 吕思勉《先秦学术概论》下编第一章《道家》第二节《老子》。

[74] 李连生《老子辨析》,学林出版社1999年出版。

[75]有关研究参见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组编《中国大同思想资料》,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;王永祥《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》,齐鲁书社1991年出版;萧兵、叶舒宪《老子的文化解读》上篇第三章第六节《“和”与“同”之争》,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。

[76] 见饶宗颐《楚帛书与〈道原篇〉》,载《道家文化研究》第三辑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;魏启鹏《楚简〈老子〉柬释》,载《道家文化研究》第十七辑,三联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。

[77] 马其昶《老子故》。

[78] 郭象《庄子注》。

[79] 成玄英《庄子疏》,王先谦《庄子集解》。

[80] 林希逸《庄子口义》。

[81] 王道《老子亿》。

[82] 奚侗《老子集解》。

[83] 高亨《老子正诂》。

[84] 蒋锡昌《老子校诂》。

[85] 陈鼓应《老子注译及评介》,原名《老子今注今译及评介》,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初版,中华书局1984年修订版。

[86] 徐梵澄《老子臆解》,中华书局1988年出版。

[87] 黄瑞云《老子本原》,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。

[88] 张松如《老子校读》,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。

[89] 杨柳桥《庄子译诂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。

[90] 据王弼本。“损之又损”,《庄子·知北游》引作“损之又损之”。郭店楚简作“损之或损”,寥名春先生认为“或”、“又”音义皆近,故可通用。“无为而无不为”,高明先生《帛书老子校注》据严遵《老子指归》补马王堆帛书《老子》乙本作“无为而无以为”,而早于帛书的郭店楚简本《老子》亦作“无为而无不为”,与河上公、王弼等本相同。寥名春先生说:“所以,‘《老子》原本之旧’当如楚简和今本作‘无不为’无疑。”参见寥名春《楚简老子校诂(上)》,载台湾《大陆杂志》九十八卷一期,1999年1月出版;另参见寥名春《〈老子〉“无为而无不为”说新证》,载《郭店楚简研究》(《中国哲学》第二十辑),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。裘锡圭先生也认为:“郭简中有与今本第四十八章前半相当的内容。其最后关键性的一句作‘亡(无)为而亡(无)不为’,与今本全同。可见这种思想决非战国晚期或汉初人所窜入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‘故曰:为道者日损,损之又损之,以至于无为,无为而无不为也。’引此章之文也作‘无为而无不为’。高明先生认为《庄子》之文有误。从简文也作‘无为而无不为’来看,此说恐难成立。”裘锡圭《郭店〈老子〉简初探》,载《道家文化研究》第十七辑,三联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。

[91] 蒋锡昌《老子校诂》。

[92] 吕惠卿《道德真经传》。

[93] 《老子》《十章》、《十一章》、《十四章》、《二十二章》、《三十九章》、《四十二章》。

[94] 《庄子》《齐物论》、《大宗师》、《知北游》。文子也说:“无形者,一之谓也。一者无心,合于天下也。”“道者,一立而万物生矣。故一之理,施于四海。一之嘏,察于天地。”“万物之总,皆阅一孔。百事之根,皆出一门。”“一也者,无适之道也,万物之本也。”见《文子》《原道》、《道德》。

[95] 程大昌《易老通言》。

[96] 刘惟永《道德真经集义》引丁易东《老子解》。

[97] 刘惟永《道德真经集义》引吴环中《老子解》。

[98] 王德有据刘惟永《道德真经集义》引文辑佚,

Copyright www.mxdao.cn